当前位置 首页  > 本地动态
链上发力 看税收提振江苏工业经济
2022/8/10 9:50:52
江苏是制造业大省,实体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超过80%。江苏税务部门落实国家税务总局要求,聚焦“强链、补链、延链”,落实税费政策、深耕精细服务,通过“一企带一链,一链成一片”的示范带动效应,畅通产业链微循环。

 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,实体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超过80%。江苏税务部门落实国家税务总局要求,聚焦“强链、补链、延链”,落实税费政策、深耕精细服务,通过“一企带一链,一链成一片”的示范带动效应,畅通产业链微循环。

  截至7月20日,江苏工业企业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1795.1亿元。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,6月全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.7%,较5月提高7.9个百分点,带动全省经济稳步回升。

  “龙头”舞起来 产业链条“忙”起来

  4月,徐工一批定制款挖掘机发往泰国;5月,近百台徐工新能源矿车发往万里之遥的南美市场;6月,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在徐工下线交付……在“中国工程机械之都”徐州,徐工作为全国一流工程机械产业集群、全国重点培育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“链主”企业,培育了一条齐全完备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链,带动徐州1000多家、全国全球4000多家相关配套企业发展。

  为提升“链主”企业实力,锻造产业“金链条”,江苏税务部门主动上门走访服务,“根”上发力、精准“滴灌”,推动各项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。“徐工的高质量发展,得益于持续研发投入带来的创新驱动。丰硕成果的背后,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。”徐工集团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于红雨表示,“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,退税减税‘红包’接连不断。今年以来,11.29亿元出口退税款的快速落袋,为徐工发展提供了强劲的资金支持。”

  在盐城,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,形成了从零部件配套到整车制造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,如今正向集群化的产业新高地迈进。悦达起亚汽车是当地汽车产业的龙头,前期受产品和市场等内外部因素影响销售受阻。

  “既要应对芯片短缺、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疫情影响,又要弥补新能源车型投放不足,加快研发更多新车型,企业经营压力很大。4月、5月两笔共计2.14亿元退税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。”悦达起亚汽车会计管理部部长陈静表示,税务部门为大企业提供“一企一单”服务,安排专门团队帮助测算退税金额、防范退税风险,及时入袋的退税款缓解了资金短缺压力,为企业加大出口销售及新车型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。目前,悦达集团计划与起亚共同增资9亿美元,将盐城打造成为起亚出口车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。

  江苏省发改委公布的“2022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”显示,计划今年新开工247个重大项目,年度投资达5590亿元。从大项目的综合效应来看,庞大的投资体量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,其中一些企业有望成为新的产业链“链主”。为支持这些未来的“链主”企业,江苏税务部门注重发挥税收杠杆作用,及时落实支持政策,加大帮扶力度。

  在无锡江阴市周庄工业集中区,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2GWh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项目,入围江苏省2022年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。“公司申请的6278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已全部到账,不但有效对冲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,而且让新项目的建设资金更加充沛。”公司董事曹彩娥介绍,项目预计提前4个月完工,建成后销售总额将达到17亿元以上,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。

  “补链” “稳链” 万千产业链条“串”起来

  产业链供应链,对江苏经济的意义格外不同。江苏新型电力(新能源)装备、工程机械、物联网、软件和信息服务、纳米新材料、新型碳材料6个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,数量占长三角一市三省的1/2,列全国第一。随着税收优惠政策渐次落地、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,加速了对“链条”企业的带动帮扶,有效发挥了税收在“补链”和“稳链”上的积极作用。

  无锡税务部门通过“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”为66户企业成功筛选匹配供销数据4000多条,帮助23户企业搭建了供销需求意向桥梁。宜兴市乐祺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当地纺织印染龙头企业,前期库存积压严重,影响正常生产经营。当地税务部门为企业匹配199条印花、染色、牛仔布需求企业信息,并积极与需求企业所在地税务部门联系,联合做好供需双方产销对接,促成与6家需求企业达成合作意向,合同总额超过3230万元。

  近日,连云港税务部门对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的70户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。调查显示,在企业获得的留抵退税资金中,69.2%用于购买原材料,企业生产得到有效支撑,并向产业链、供应链上下游传导。连云港市金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殷丹丹表示,得益于制造业中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提前落地,公司原材料采购资金得到了解决,并且他们对下游困难企业的付款日期也放宽了期限。

  不仅如此,税收大数据分析显示,获得留抵退税“真金白银”后,位于生产上游的基础制造企业投资采购意愿明显增强。作为徐州制造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,徐州博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4月—5月采购金额同比增长了36.8%。公司财务负责人郑伟表示,之前公司原材料成本和运费上涨、资金回流慢、人工成本增加,面临“有订单不敢接”的困境。近70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到账后,企业现金流活了,发展底气也足了。“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,把退税资金用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上。目前,公司正在满负荷状态运行。”企业法定代表人高波表示。

  在被定义为“全球工业大市”的苏州,同样受益于留抵退税资金作用的发挥,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发展的目光聚焦到提高产品质量、增加产业韧性和竞争力上。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是国内照明行业的领跑者,近几年,受经济形势下行和疫情反复影响,公司发展面临不小挑战。今年上半年2466万元留抵退税款到账,欧普照明计划把这笔退税款花在研发创新和智能制造的“刀刃”上。“争取在一项项改革创新中实现逆势翻盘,年底销售突破25亿元大关。”公司财务负责人陈红梅表示。

  “下一步,江苏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对产业链、供应链的帮扶力度,以政策红利推动产业链上下游‘串珠成链’,以营商环境之优保经济发展之稳,助力产业链条强健稳固,推动经济发展不断向前。”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
相关推荐

热门视频 更多